2015050427關於為知的電影藍海之五:台灣電影與媒體關係的反思

0065uqR6gw1escdm9feolj31kw154qbs.jpg

針對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的文章,我有很長的話想回應一下。

(原文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ypeSphere/posts/902082789833195?fref=nf)

 

在台灣尚未有電影產業這件事情,所以針對所有的國片,我一直習慣當成是獨立電影來看,所謂的獨立電影(An independent film is a film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a feature film that is produced mostly or completely outside of the major film studio system. 就是從製作到發行都完全獨立於/不仰賴片廠制度,所謂的「獨立電影」概念,源自於上世紀中期的好萊塢,當時的好萊塢有所謂的「八大電影公司」(電影產業上的托拉斯),而在片廠制度中,一部電影拍攝的運作遵循步驟嚴謹的「製片人制度」。這種制度以市場導向為最高原則,期望以獲得最大利潤為目標,因此,優點是這種制度可以為電影產業帶來龐大可觀的資金,豢養各種技術層面的人才與各種電影所需的部門,但相對而言,在缺點上,這限制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與題材。但這兩者間的平衡,是有道理可循而無絕對的對錯問題。總而言之,有些電影人選擇擺脫「八大電影公司」的控制,開始自籌資金(現在國外有成熟專屬的私募基金與融資制度,但台灣完全沒有這概念與法源可依據),甚至自己編寫劇本或擔任導演,拍出有別於片廠制度的電影作品,大多是具備個人風格與思想性強的電影,這些被人們稱為「獨立電影」)

150522-1117-13-PY0gQ.jpg

但換句話說,從經營面的角度上來看,是不是商業電影/藝術電影/獨立電影的問題,一點都不重要,因為一切從結果上來看,只有賺錢的電影或不賺錢的電影,在侯導演在坎城影展得獎之濟,讓許多台灣人似乎又乍見希望,我想問已經六十八歲的侯大導演,可以這樣慢慢磨劍,但對台灣新銳導演來說,更實際的問題是,如何在磨練自己的過程中,生存下去。在生存的同時,接拍廣告/微電影/短片/紀錄片/低成本電影的同時,又能保有創作自主權和思想,卻不被上一代四五年級所牽制利用?這才是台灣電影產業無法誕生的一個重要根基問題!世代間的不信任與互相利用,圈內環境的惡劣與有心經營者寥寥可數,可供年輕新銳電影人的舞台又十分有限(我們要的不是在小影展露頭而已,我們要的是有系統地/有順序地/有戰略目標地/有組織地,去參加一個又一個的國際影展,甚至外圍影展都可以),年輕電影人必須在一開始,就習慣和國際市場競爭,而不是安心在台灣小島上快樂的創作。這是那些前輩可以作但不做的事情,因為吃力不討好,台灣人最不喜歡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。現實是,不同世代間的台灣人,彼此各自攻山頭!可是台灣已經這麼小了,又要稀釋人力打無組織的游擊戰嗎?

p1365245926.jpg

這也是為什麼曾經參與《雙瞳》,拍出《海角七號》、《賽德克巴萊》、《KANO》的魏德聖,或《歸來的人》、《冰毒》、《再見瓦城》的趙德胤這類電影人,能如此地吸引人又令人捉狂。因為他們憑著堅強的意志,幾乎可說憑一己之力,活了下來。但事實上,這不是細水長流或可長可遠的經營產業方式,甚至非常不健康。

 

台灣電影即便從2008 年開始看似有復甦或復興,乃至近日好萊塢劇組來台拍攝,或觀眾花更多時間在戲院看國片(大字頭系列的某大哥電影),或影展、藝術電影。但相較中國大陸電影的全面崛起(很大的原因是大陸從根本上開始學習好萊塢的片廠制度,而且大陸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基礎撐腰,玩這種浩大工程),結果自然是看見大陸電影在本質、產業、戲院數、票房超英趕美般的發展,然後台灣人又是一陣恐慌和漠然。或許,台灣電影(沒有產業)每個環節似乎有雨後春筍的現象,但搶搭熱潮根本彷彿在追逐海市蜃樓,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。

 

有人說「電影媒體」很重要,我同意,但只說對了一半。因為在產業鏈形成的優先順序上,「電影媒體」是屬於三級事業。若電影的生產與製造加工等,這些一二級事業都沒有辦法完善之前,所謂的三級事業「電影媒體」,也只是服務來自海外的各個作品而已。最後活的,還是發行商和戲院,而不是台灣電影本身。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想法。儘管「電影媒體」的概念包含了報紙、新聞台、雜誌、電影部落客,但電影產業化的重點在於強化拍攝、製作、發行這些事情上,不是誰忽略了「媒體」,而是目前「媒體」能為台灣電影做的非常有限,甚至無法獲利,竟然不能獲利,「電影媒體」自然而然就不是最被重視的媒介了。但我認為「媒體」不被重視的原因,不是「電影媒體」存在的本質,而是台灣「電影媒體」運作的方式。

周韻、張震與舒淇出席《聶隱娘》坎城首映.jpg

台灣「電影媒體」別拿國外的 Variety、THR、IndieWire等的專職電影媒體來說嘴,那是因為國外有成熟商業性強的好萊塢,以及各式背後有成熟財務運作的獨立製片,以及多元文化同領域的網站,所以自然而然他們的「電影媒體」可發揮空間很大。台灣連文創都搞得不倫不類了,當然現在談「電影媒體」只是懶趴比雞腿!當然,台灣「電影媒體」的努力,就是先成為專職的外電翻譯,把電影新聞(無論國內外),融合具有時效性的娛樂感事件,雖然不是第一手,但真的讓全世界的電影圈消息,變成繁體中文,讓更多有興趣(甚至打算從業的新鮮電影人)的台灣人,有機會沉澱出甚麼來也不一定。這點是值得讚賞和感恩的!但台灣電影的基礎建設尚未整合之前,台灣「電影媒體」如果真的想為台灣電影產業鏈做點甚麼,恐怕目前只能乾著急而已。因為改革是一趟會淌血的荊棘之路。

 

世界上的幾個影展,上網Google一下都有,坎城、柏林、威尼斯、東京、多倫多、日舞等,記憶力好的都說得出來!即便事實是台灣五大金控(富邦國泰蔡家、新光台新吳家、中信辜家、元大馬家與華南林家)對於文化的冷處理,甚或利用文化之名,實際上為企業本身CIS加分的目的,結果就是「想要做的人沒資源」這種結論誕生!最好的例子?近期就有一個霹靂的奇人密碼,可供大家參考!還有台北文創沒文創,大巨蛋沒棒球一樣,這是台灣電影同樣面臨的客觀問題,這就是中國人的諺語:「褲襠裡拉胡琴」,就是「鬼扯蛋」,空談罷了!(電影「鳥人」的開頭,穿著內褲漂浮打轉的米高基頓,台灣電影人似乎比鳥人還無奈,笑!)。

577055.jpg

這次侯導的《聶隱娘》在坎城影展上,一致的獲得法國媒體高度讚譽,而美國綜藝報、The Playlist、英國衛報、LWLies也是佳評如潮,但是檢討台灣傳統四大報業者(中國時報/聯合/自由/蘋果),卻是不斷的鬧笑話和秀下線,我們電影人對於台灣「媒體」早已見怪不怪了,(而似乎任何一個產業對於傳統台媒的無感,早已不是新聞,只是台媒繼續自我感覺良好或擺爛而已)。整個來看,在惡質的「媒體」環境裡,「電影媒體」幾乎只能奢望閱聽人自覺的數量越來越多,多到一個程度後,自然會反撲這四大報,這是一個媒體業的革命概念。當然電影的發展會因此受惠,但台灣電影無法產業化或台灣電影不被重視,媒體和群眾的關係,只是間接的其中一環因素而已。

 

台灣人最大的問題,不是看電影的習慣如何如何,而是根本上的對於「文化尊重」這件事情,都做不到位。這才是侯孝賢和蔡明亮等人,在國外會感嘆的原因。在國外不是只有電影,甚至音樂、戲劇、宗教、次文化等,都和當地人的生活緊密的結合再一起,互相的影響,甚至可以撼動霸道的企業商人以及政治說客,但台灣人呢?

 

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應該早已發現,這問題其實比他們想像的還嚴重許多吧!狂熱球不要說沒人發現你們的重要性,反而這彷彿是在自抬身價,因為電影和觀眾一直都有神奇的距離。教育觀眾,是不分產業別(無論是電影人還是電影媒體),一直需要去做但沒做好的事情而已。願我們只要清楚知道我們共同的阻礙者,是誰就好!

2015-05-27_114729.png

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畢竟也做了很多不錯的文章,例如:從音樂錄影帶跨足電影的導演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28185);介紹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經典單點透視鏡頭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6183);村上隆首次執導電影訪談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22857);《十二夜》專訪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24056);導演吳米森專訪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43651);《海霧》南韓導演沈聖輔專訪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39559);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武器製造師湯米鄧訪談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51501);《成人世界》演員「回答樂團」深度介紹(http://www.hypesphere.com/archives/45423)!

320913_b81cea6fc5d86aa4_o.jpg

希望有心從事任何相關台灣電影產業的朋友,都能更有耐心的努力著,改變會到來的!

arrow
arrow

    馬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